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2期155-163,共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摘 要:中国东部构造-岩浆作用的成因是当前学术界研讨的一个热点,本文讨论了相关的假说.中国东部上、下地壳之间存在着一个固态的低速高导层,根据其所处温度和围限压力的状态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对流岩浆层"的.大洋板块的俯冲、挤压对于中国东部岩石圈起到了增加侧向压力的作用,在增压、减温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形成大面积的熔融岩浆层的.华南花岗岩带的迁移是自西向东发育的,它们的演化过程是不能用板块俯冲作用来解释的.岩浆源区是在构造断裂与圈层界面的控制下,发生了构造滑脱作用,在减压、增温的过程中形成的.岩浆仅起源于岩石圈内很局限的地方.中国东部岩石圈板块内侏罗纪-白垩纪的构造滑脱和构造-岩浆作用主要集中在区域性主干断层与中地壳、莫霍面的交切带附近.岩浆可从岩浆源区沿断裂向上侵位或喷出.新生代的构造-岩浆作用主要起源于区域性高角度正断层与岩石圈底面的交切带附近.显然,断层切割深度不同,可控制不同类型岩浆活动的形成.中国东部岩浆起源的另一个控制因素是侏罗纪以来在深部存在大洋型岩石圈地幔(在洋陆过渡型岩石圈内),使岩石圈总厚度较薄,岩石圈内存在相对较高的热异常,减压增温作用可较容易地超过岩石的固相线(熔融温度),以致形成岩浆源区.构造断裂、圈层滑脱与高地温梯度的洋陆过渡型岩石圈是造成中国东部岩浆起源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