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5和WRF对北京地区低层大气局地环流模拟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振鑫[1,2] 刘树华[1,2,3] 胡非[3] 李炬[2] 马雁军[4] 刘和平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北京100871 [2]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4]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016 [5]Department of Physics,Atmospheric Sciences&General Science,Jackson State University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2期301-312,共12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5004);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编号:UMRF200702);科学技术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科研专项基金(编号:GYHY2008060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8BAC37B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编号:IUMKY200701)资助

摘  要:为了检验中尺度模式MM5和WRF在大气边界层局地环流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应用MM5V3.7和WRFV2.2对北京地区低层大气中温度场和风场等边界层特征量进行了若干个例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该区域19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检验和误差分析,比较两个中尺度模式对该地区大气边界层中存在的中尺度局地耦合环流结构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WRF与MM5对该地区由海陆风环流、山谷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大气边界层局地耦合环流的位置、范围、结构特征和日变化特征的模拟均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WRF和MM5对近地面温度场的模拟精度均明显高于对近地面风场的模拟精度.MM5比WRF对于地表热力过程的描述更加细致精确,因而对该地区近地面温度场的模拟精度比WRF略高.WRF对近地面风场,尤其是对阵风背景下的近地面风场结构有比MM5更好的模拟能力.另外,模拟结果以及其统计分析均表明:WRF与MM5对近地面风场的模拟精确度均由城郊到市区逐渐降低,反映了两种模式对城市复杂下垫面精细结构条件下的陆面过程的描述均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 键 词:WRF和MM5 北京地区 局地大气环流 模拟精度 比较研究 

分 类 号:P43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