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惠珍[1]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93-98,共6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是通过他们超越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环节完成的。1843~1844年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这里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概念相通)理论还带有空想的性质,这种共产主义理论,还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是从哲学原理出发得出的结论,带有超越阶级对立的幻想,还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立场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同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科学共产主义在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上、历史观基础上、阶级性上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等方面,都不仅是对三大空想共产主义的超越,也是对他们早期共产主义理论的超越。我们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他们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关 键 词: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研究 空想共产主义 科学共产主义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