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第2期285-288,共4页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2010001132)
摘 要:采用FESEM-EDS、EIS及ICP-MS技术对Ti0.26Zr0.07V0.24Mn0.1Ni0.33合金电极的容量衰减机制进行研究。该合金的容量衰减涉及到以下三方面: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电极表面的裂纹明显加宽、加深,存在氧化现象,这既增加电极的内阻,又阻碍氢在合金内的扩散;电荷转移电阻增加,交换电流密度减小,这些动力学因素的变化使得氢化物电极的放电容量逐渐减小;合金组分元素V、Ti和Zr的腐蚀溶解明显,这是合金电极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Ti0.26Zr0.07V0.24Mn0.1Ni0.33 alloy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FESEM-EDS, EIS and ICP-MS. The decrease of hydrogen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the increase of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s (Rct), and the dissolution of V, Ti and Zr elements to KOH solution with charge/discharge cycling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erformances degradation of the alloy electrode.
分 类 号:TG139.7[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