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文[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世界经济情况》2012年第1期25-42,共18页World Economic Outlook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1978年至2011年CPI及GDP平减指数等相关数据,证明了金融危机前后通货膨胀的存在区间。之后基于需求拉动型及成本推动型的传统理论框架,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细分诱发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发的需求过剩方面,以及人力成本、农矿产品及能源价格、物流等费用引起的成本高企方面,揭示出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并持续的内部机理,并指出通胀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在于不均衡的产业结构及低效生产。由于数据可得性有限,本文以1990年至2009年相关数据样本的实证分析进行辅证。数据经过ADF平稳性检验后,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出了CPI及GDP平减指数与广义货币量、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等密切相关的结论。本文的分析结果对梳理中国通胀形成的内部原因及未来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