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血栓调节蛋白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滕林[1,2] 李俊明[1,2] 余旻[1,2] 方明[1,2] 余静[1,2] 袁玉荣[1,2] 汤华[1,2] 莫莉花[1,2] 井景[1,2] 刘先哲[1,2]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2]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宜昌443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第5期1005-100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 ml/100 g,在放血4 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 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 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关 键 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栓调节蛋白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创伤 感染 大鼠 

分 类 号:R64[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