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民[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2]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出 处:《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Southeast Asian Affair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发达国家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09&ZD048)子课题"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机制研究"(A-09001);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源安全合作法律问题研究"(2010Y36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是仍然存在能源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受到威胁、南海问题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等问题,应当注重国际法规范在保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中的作用,利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充分认识ECT和NAFTA协定的借鉴意义。Energy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realistic and institutional level, but met some obstacles, such as export restriction on energy product,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the energy transport corridor, and international direction of the issue of South China Sea.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law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protecting China's cooperation with ASEAN in the field of energy, especially the treaty system of United Nations, the agreements of WTO and CAFTA , ECT and NAFTA agreement.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