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少新[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出 处:《史林》2012年第1期60-70,188,共11页Historical Review
基 金: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史研究院研究项目(EYH38010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KRH3801001)成果
摘 要: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连上三份《参远夷疏》,掀起晚明以来首次大规模教案。奉教士人徐光启挺身而出,撰写《辨学章疏》《具揭》等,不止是为保护西洋传教士,也是为个人的信仰与政治理想辩护。尽管四名传教士遭驱逐,天主教传教事业被迫转入地下,但徐光启从未放弃过对扭转局面的努力,通过招募葡兵、任用传教士修订历法等方式,在这场本质为清流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中终获胜利。本文将徐光启的宗教信仰与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分析他在南京教案期间的表现,并以此尝试恢复徐光启的完整历史形象,以纠正以往学界将徐光启的科学家、教徒和政治家等身份割裂开来的研究倾向。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political idea of Xu Guangqi and analyzes his behavior in Nanjing Religion Case. The paper also tries to recover a complete historical image of Xu so as to correct the previous research tendency that separated Xus various identities as a scientist, a Catholic, and a politicia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