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国平[1] 徐显峰[1] 刘军[1] 刘晓博[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40-47,共8页Macroeconomics

基  金: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优势学科项目"产业运行与产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2010XG041)的资助

摘  要:本文在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缘起、形式、空间布局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需求、投资额度、专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因素等为影响因子的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代表制度因素的对外开放度是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最大影响因子,城市化率和代表都市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次之。代表本地需求的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及代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投入的投资额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非常有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不明显。而包含了生活性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区位商指数并不代表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这提示我国都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着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关 键 词:生产性服务业 外向发展 副省级城市 

分 类 号:F71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