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慰藉、调治与管束——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1937-1945)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翔[1,2]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94-107,共14页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基  金:笔者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民党军队政工体制的引入与变异之研究"(1924-19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受伤军人数量急剧增加。对伤残军人进行精神安抚和政治教育,顿时成为国民政府必须谨慎对待的紧迫问题。政工机构的渐趋充实和条令的次第颁布,带动了各地的伤兵政治工作。因伤兵的身体状况不同,军医院的性质相异,且政治、军事局势更在变动之中,故伤兵政治工作的侧重点随战局、政局的演变而演变。"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统帅",同样是伤兵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多种手段的配合使用下,伤兵政治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为抗战建国做出了适当贡献。放眼全局,政治工作的效果与政工体制的优劣、国家财力的好坏、军医院的院务清明与否紧密相关。越到抗战后期,因政工体制固有的弊端、国力的衰颓、院长的贪腐等多种原因的交相错杂,伤兵政治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多。国民政府统治的若干严重危机越发清晰。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伤兵 政治工作 三民主义 国民党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