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瑞[1] 韩利锋[1] 艾伟[1] 刘清玉[1] 刘斌[1] 孙波[1] 任伟荣[1]
出 处:《中国医药》2012年第3期360-361,共2页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评价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方法26例小儿行气管异物取出术,采用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置镜后、出镜后至苏醒期间血氧饱和度、HR、R的变化。结果26例患儿麻醉前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125.4-8)b次/min比(112±9)次/min;血氧饱和度:(914-5)%比(95±2)%,均P〈0.05]。麻醉后与置镜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1124-9)次/min比(1314-6)次/min;血氧饱和度:(95±2)%比(93±3)%,均P〈0.05]。置镜后与出镜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131.4-6)次/min比(102±10)次/min;血氧饱和度:(93±3)%比(97±3)%,均P〈0.05]。而患儿的R在术中平稳[麻醉前:(264-4)次/min;麻醉后:(26-4-4)次/min;置镜后:(27±4)次/min;出镜后:(254-4)次/min,均P〉0.05]。26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手术操作8—40min。术中未发生呛咳、屏气现象。结论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好、麻醉完善、患儿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稳定、不出现缺氧症状,且患儿苏醒时间短,是较好的麻醉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