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毅松[1,2]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69-75,共7页Marxism & Reality
摘 要: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马克思集中讨论了三种共同体形式。结合文本不难发现,马克思讨论共同体诸形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雇佣劳动的产生或劳动者自由身份的确立问题。因此,以自由为主要特征的雇佣劳动的发生史是理解从共同体向市民社会发展的核心,而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则是共同体解体和市民社会确立的推动力。
关 键 词:市民社会共同体雇佣劳动 自由身份
分 类 号:A811.6[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