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长福[1,2,3]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3]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89-96,共8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实践语言、实践思维与实践智慧”[项目编号:GD10CZX04]的阶段性成果;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专项资金和2011年校内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的资助
摘 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家中发出了改变世界的最强音,并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并相信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要由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来决定;这两个方面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互相背离的紧张状态。在马克思的学说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这种张力不断被理论与现实的反差所强化。对此,马克思本人在晚年已经有所意识,马克思之后的诸马克思主义流派也一直运思在这种张力之中,而从理论上清楚揭示这种张力的人则是波普。了解这种张力及其开显于西方语境中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
关 键 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唯物史观张力西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