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取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同庆[1,2] 

机构地区:[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Marxism & Reality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虽已走过了16年的历程,但仍然没有成为实用和有效的制度。其基本原因在于,借鉴了西方的集体谈判制度,却没有结合中国的现实来构建劳动者、企业、工会等权利主体身份。在取向上急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甚至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推动,忽略自下而上的社会权利建构。实证调查表明,凡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工资集体协商,效果普遍好。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包括:民主选举工会和集体协商代表、传统职工参与与集体协商相结合、接续工人推动的"事后谈判"、尊重企业与工人的自主选择等。认识和推广这些经验,有助于减少业绩造假,推动法律适用,保护工人权益,防止激化矛盾,使工资集体协商确实取得实效。

关 键 词: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向 社会权利权利建构 

分 类 号:F249.24[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