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丽芳[1] 蔡玥[1] 王振国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  处:《内江科技》2012年第3期27-28,共2页

摘  要: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后期勘探开发方案的部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长4+5、长6储层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储层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小孔和细孔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细喉和微喉则油气的基本渗流通道。孔喉分布组合类型以多峰分散型(不均匀型)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中-小孔细喉型为优质储层。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因素主要为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

关 键 词:长4+5 长6储层 孔隙 喉道 孔隙结构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