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光伟[1]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学海》2012年第2期23-29,共7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企业理论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号:11BJL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有西方要素理论等同生产条件与生产要素分析,对称化生产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造成理论庸俗以及方法论谬误。其解释主义的实质是抛弃"历史",从与生产方式隔绝的角度抽象、孤立地谈论生产存在及其实践问题,没有能够将"社会存在"作为实践模式看待。重构路径是坚持历史和存在的合一,在对各种生产本质的寻求中进行"实践"解释。实践蕴涵是:(1)重回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解域,运用其原理、方法,在统一历史科学中系统阐述生产要素范畴及其理论;(2)在对技术规定性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寻求不断生成的社会规定的内涵;(3)在不断生成的历史实体与其社会存在形式的统一中,相应形成对具体性实践模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生产要素具体构图为"三类五种",即隶属I类要素的社会劳务、隶属II类要素的一般物质和特殊物质以及隶属III类要素的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这是现实历史的实践生成空间。
分 类 号:F014.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