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瑞霞 张宏[2] 吴国雄[3] 李伟平[4] 石爱丽[5]
机构地区:[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2]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4]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3期434-446,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项目(编号:CMAGJ2012Z08);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编号:GYHY201106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21092;40810059005;41105097)资助
摘 要:春季是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型的关键时期,春季水分循环状况对于农业播种和农作物初期生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初春季节推进中,中国东部地区的水分收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利用实测降水资料、ECMWF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Mantua等人提出和计算的太平洋振荡指数,着重研究了此突变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关键区域降水和水汽辐合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与之对应的东亚水分循环和亚洲-西太平洋环流系统的变化特征.分析关键突变区淮河区域周围(111°~120°E,31°~36°N)的水分收支表明,3~4月水分收支的增量在1978年后突变性减少.1977年前,4月与3月相比,南边界水汽通量大幅增加,ERA和NRA中平均增量分别为1.52和1.88mmd1,与之相应,区域水汽辐合和降水也大幅增加,ERA和NRA水汽辐合增量为1.11和1.22mmd1,实测和ERA降水增量为1.08和1.05mmd1,4月是该地区春季水分收支增长最快的月份;但1978年后,4月与3月相比水分收支没有增加反而减少,ERA和NRA中3~4月南边界的水汽输入增量分别为0.03和0.01mmd1,区域水汽辐合增量为0.91和0.53mmd1,实测和ERA降水增量为0.08和0.15mmd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3~4月的初春季节推进中,1978年后高空东亚大槽的减弱年代际突变性变慢,中国西部及其以西高压脊的加强则显著变快,低空闭合副高西部的增强北进幅度及阿留申低压西南侧低压槽的减弱幅度显著减小,亚洲大陆高压减弱过程明显变慢,高压系统后部的增压过程则明显加快.高低空配合,导致了1978年后东亚3~4月水汽输送向北推进的年代际突变性减弱,以及中国东部的中南部地区3~4月水分收支增量的年代际突变性减少.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