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降华南盐场社会变迁初探——以香山盐场为例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雪玉[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37-48,共12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基  金: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南盐场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770019)成果之一

摘  要:南宋时期,香山因盐立县,由此奠定了宋元以降香山社会的经济、文化格局。宋末元初盐场的动乱表明只有那些归附新朝廷的盐民才可以继续在盐场生存,而"抵禁"者很可能就此被排挤出盐场社会。明初灶户立籍,香山盐场的盐民获得了合法的社会身份。明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沙田的成长,适宜食盐生产的海水逐渐淡化,导致盐产下降,灶丁逃亡,黄萧养之乱加快了这一过程。香山社会经济格局重新整合。清代以后,香山盐场的盐业生产已经衰落,生产中心转移至三灶。原香山场的族群对市场、宗族、民间信仰、科举等文化和权力资源的操控,揭示出市场与社会文化、地方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 键 词:宋元明清 香山盐场  地域社会 

分 类 号:K244[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