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值理论及其在中医方面的运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小左[1] 胡广芹[2] 于志峰[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300193 [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6

出  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No:2011CB5054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No:SM201210005013);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10JCZDJC2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173202)

摘  要:中医是状态医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运用均值对人体状态进行测量,往往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基值的概念。认为人体在处于平衡态时体内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反映了该个体的基础情况,可作为比较的基准,当平衡态被破坏,体内的部分指标会偏离基值,根据指标的属性与偏离的趋势,我们可以对病证的进展提供预警与诊断治疗的线索及疗效的判定。本文探讨了基值的概念、依据及如何运用归一化算法和证据理论对基值及其变化的临床分析。

关 键 词:基值 四诊客观化 疗效评估 

分 类 号:R241.2[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