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_(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洪利[1] 王乃庚[1] 于春泳[1] 

机构地区:[1]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110840

出  处:《沈阳部队医药》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摘  要:为动态观察并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的变化及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升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伤后6h内入院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ale,GCS)分为轻重两组,同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15名,作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1天、第14天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34)^+细胞含量;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同时观察病情变化,追踪预后,按照病人预后不同情况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30例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_^+细胞数量随病程的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白细胞及CD_(34)^+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白细胞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愈差。外周血CD_(34)^+细胞在颅脑损伤后轻、重两组病人,各时间段逐步升高。重症病人自第3天与正常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明显高于轻症组病人,轻、重症两组间比较,在第7、11、14天有统计学差异。白细胞计数在伤后迅速升高并逐步下降,同CD_(34)^+细胞变化未见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在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计数增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结果预后越差。外周血白细胞及CD_(34)^+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成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颅脑损伤 白细胞 CD_(34)^+细胞 动态变化 

分 类 号:R711.6[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