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实施的三个面相——在政治宪法学、宪法社会学与规范宪法学之间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秀义[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50-70,共21页Open Times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政治共识.社会公识.法律通识:中国宪法实施三维架构研究>(2009A42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依托不同的研究模式或研究取向,中国宪法实施就会呈现不同的面相:在政治宪法学看来,政治化实施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在宪法社会学看来,惯例化运行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在规范宪法学看来,规范性或权威性缺失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如果要准确解释中国宪法实施样态,既要先行解决中国主权架构或政体结构、中国宪法权利的属性与内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等根本问题,也需要对中国宪法实施进行类型学意义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政治、社会与法律并举,政治宪法学、宪法社会学与规范宪法学形成学术合力,既能为解释中国宪法实施问题奠定坚实的学理前提与经验基础,也能为创生中国宪法学研究新格局与新气象提供学术可能性。

关 键 词:中国宪法实施面相 政治化实施 惯例化运行 规范性缺失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