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桂娟[1] 赵伟丽[1] 赵楠[1] 孙世晓[1]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
出 处:《黑龙江中医药》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课题.编号:ZHY10-W08
摘 要:目的: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白芨多糖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盐酸雷尼替丁)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按文献方法制备慢性乙酸胃溃疡模型[1]。造模后第三天给药,共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白芨多糖对胃溃疡治疗作用,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活性、内皮素(ET—1)含量,以及溃疡周围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白芨多糖高、中、低剂量对乙酸性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86.64%、76.65%和70.42%。白芨多糖能增加乙酸性胃溃疡大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NO活性,降低ET—1含量,同时使溃疡周围胃粘膜中EGF和EGFR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白芨多糖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胃粘膜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生成,促进溃疡局部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加强损伤组织修复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