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军[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98);第五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500565)
摘 要:明末清初时事作品中,一些虚构题材能够承载足够的时代信息和社会情绪,因而得以反复传写。学界习惯依据时事有无判断时事作品的价值,忽略了这类既虚构又互文的文学现象。这些源于虚构、层层相因、同中有异的时事题材,既能反映时事作品之间的关系变迁,也能反映明清之际政治环境、文化思潮的动荡背景,以及作者之间既审视社会又审视他人的创作心态,有着特殊的批评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