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莉[1] 陈宏[1] 王春梅[1] 康涛[1] 张智龙[1]
机构地区:[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300120
出 处:《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第4期723-726,共4页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4例)和西药组(34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穴: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阿是穴,每日针刺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沉(ESR)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作为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比较指标,并评价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3.5%。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针刺组治疗后降FBG,2HPG,HbAlc%,TG、TC、HDL-C、LDL-C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降血尿酸(UA),血沉(ESR)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ALT,AST无升高,西药组治疗后ALT,AST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对患者的糖、脂代谢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且无肝功能损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