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死观生——苏轼悼亡词的文化学阐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艾杨柳[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2期43-44,共2页

摘  要:自晋代潘岳为悼念妻子所作《悼亡诗》三首之后,“悼亡”二字就约定俗成地成为丈夫哀悼亡妻诗作的专称。悼亡文学发展至宋朝,苏轼率先在词的领域涉及悼亡这一题材,并留下了传世之作。悼亡,结合了爱情与死亡这两大主题,我们既可以把悼亡诗看作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类型,同时,伴着这一痛彻心扉的人生体验,生者不可避免地实现着从沉痛“伤悼死亡”到冷静“思考死亡”的情感转变。悼亡,由此也就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显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此岸性意识。

关 键 词:悼亡苏轼《江城子》悲情生命意识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