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艾杨柳[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2期43-44,共2页
摘 要:自晋代潘岳为悼念妻子所作《悼亡诗》三首之后,“悼亡”二字就约定俗成地成为丈夫哀悼亡妻诗作的专称。悼亡文学发展至宋朝,苏轼率先在词的领域涉及悼亡这一题材,并留下了传世之作。悼亡,结合了爱情与死亡这两大主题,我们既可以把悼亡诗看作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类型,同时,伴着这一痛彻心扉的人生体验,生者不可避免地实现着从沉痛“伤悼死亡”到冷静“思考死亡”的情感转变。悼亡,由此也就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显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此岸性意识。
关 键 词:悼亡苏轼《江城子》悲情生命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