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风陵渡口:郭沫若与现代中国的权势转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本朝[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28-133,共6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生产方式与文学意义和形式"(项目编号:NCET-10-06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郭沫若的文化思想、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随着社会权势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丰富而驳杂的特点。他将自己置于多重社会力量和文化场域之中,特别是文学创造、社会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风陵渡口,身处文学与政治、文化与革命之间,在自主与依附的矛盾中挣扎、选择或超越,扮演了诗人、学者和政治家的不同身份,将话语表达和行为参与啮合起来,实现思想、行动和话语的腾挪、隐遁和交换。既有开风气之先的创造性和"欣将残骨埋诸夏"的战斗性,也有特定时代不得不为之的逢场作戏和仅仅是"说说而已"的文化修辞。作为现代思想文化代表的郭沫若,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应有客观的历史眼光、贴近的时代体验和切身的同情之理解。

关 键 词:郭沫若 社会权势 文化修辞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