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指导性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晓贞[1] 胡聪干[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基  金: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04)

摘  要: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即促进者"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这一思想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进步,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者和教育对象角色观念的改变,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标准的改进和完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非指导性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教学对策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