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泳动时的细胞取向:理论模拟与实验测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平立岩 

机构地区:[1]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 Beutenberg Campus, Jena 07745, Germany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年第4期259-268,共10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马克.普朗克学会资助项目

摘  要:小型细菌的运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随细菌的种类不同,近似直线的前进态会被不断出现的停顿、后退或者转向所间隔.端生单鞭毛细菌的鞭毛是生长在由父母代遗传的那个细胞极(称为老细胞极),细菌的化合物感应受体聚集在鞭毛的周围.向前游泳时,处于前面的永远是在上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刚刚产生的那个细胞极(称为新细胞极).而具有周生鞭毛的大肠杆菌游动时,其鞭毛常在老细胞极的后面形成束.大肠杆菌前进态的细胞取向与端生单鞭毛细菌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接近一个固相表面时,周生鞭毛细菌会循一个圆形的轨迹前进,此时的前导细胞极会微微向下倾斜.一些端生单鞭毛细菌在固相界面附近也会作圆周运动,可是却不在前进时,而是在后退时;此时的前导极又是朝向上方的.目前,对于细菌在液体——空气界面处的行为研究几乎空白.现有的生物物理学理论模型可以解释一部分现象,但更多的内部规律还有待进一步阐明.生物物理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必将大大推动人们对细菌运动规律的了解.

关 键 词:细菌运动 细胞取向 流体动力学 布朗运动 壁效应 

分 类 号:Q937[生物学—微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