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Applica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乔锋利[1] 刘美含[1] 杨艳艳[1] 陈恩琪[1] 鲁杨[1] 张娜[1] 王辉[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超声科,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2期356-359,F0003,共5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基  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0731)

摘  要: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增强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全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58例,对67个斑块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斑块回声图像的特点将斑块分为软斑组、混合斑组和硬斑组。观察造影后颈动脉管腔内及斑块部位显影情况,判断斑块内有无血流灌注,观察其起源点及数量。应用定量分析软件Sonoliver CA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影后的时间-强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时间-强度曲线图分析得出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Imax)、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等参数。定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密度和增强程度,对各组斑块进行全面观察,以评价各组斑块的稳定性。结果:以颈动脉管腔内参考区的峰值强度Imax为100%。①软斑组与混合斑组和硬斑组比较,I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斑组与硬斑组比较,I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软斑组与混合斑组和硬斑组比较,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混合斑组与硬斑组比较,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软斑组与混合斑组和硬斑组比较,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混合斑组与硬斑组比较,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定量分析及参数成像,能够实时跟踪观察动脉血管并通过造影增强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情况,根据造影增强情况对斑块的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估,无创性评价斑块稳定性。

关 键 词: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分 类 号:R543.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