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书画》2012年第4期28-35,共8页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摘 要:1934年9月,时在东京留学的傅抱石集采历代先贤名家关于中国绘画精辟论述之精华,间以导师金原省吾和日人东洋画学名家关于中国绘画之相关论述若干则编成《中国绘画理论》,凡三部三十六论三百余则,泛论之部含分:一般论、修养论、造意论、神韵论、俗病论;总论之部分:造景论、布置论、笔墨论、设色论、临摹论、款题论;分论之部分:林木论、山石论、皴擦论、点法论、装饰论,以学术的眼光将古代画论择要编辑,并略加点评,实为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出版后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度再版。在20世纪30年代,这项带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工作无疑也具开拓性的,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傅抱石也由此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中国古代画论美术史学者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著虽为画论类编,但列有傅抱石自见若干,的确别开生面。当然,这点观点自然体现了青年傅抱石的绘画思想,对研究傅抱石早年的绘画创作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以往,或许囿于中国画论类编之体例,该著尤其是其中傅抱石的若干画语一直未能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今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傅抱石的理论见解,整理辑录共123则,使之更为直观。需要说明的是,傅抱石的有些见解往往随文而发,颇见其编撰思路。为了避免断章取义,编者根据需要酌情对相关条目作了文字上的衔接处理。万新华记于辛卯仲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