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天津医药》2000年第4期254-256,共3页Tianj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已被确认90%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AMI时改变血浆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及观察溶栓与抗凝对预后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1 纤维蛋白原 1.1 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在各种启动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使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水解而转变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最终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使得一些学者关注着AMI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功能,Vila等研究发现,AMI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高分子质量成分(HMW-Fg)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普通冠心病者。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