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与溶栓治疗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新[1] 刘丽芸[1] 

机构地区:[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300192

出  处:《天津医药》2000年第4期254-256,共3页Tianj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已被确认90%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AMI时改变血浆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及观察溶栓与抗凝对预后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1 纤维蛋白原 1.1 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在各种启动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使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水解而转变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最终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使得一些学者关注着AMI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功能,Vila等研究发现,AMI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高分子质量成分(HMW-Fg)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普通冠心病者。

关 键 词:急性 心肌梗死 凝血酶 纤溶酶 溶栓疗法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