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建梅[1] 姚瑶[2] 张桂前[3] 王金丽[1] 邹云莲[1] 严新民[1]
机构地区:[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昆明市650032 [2]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省景洪市666100 [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市650032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NS004)
摘 要: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其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VDR Taq I和Fok I位点多态性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Fok I位点CC基因型和Taq I/Fok I TT单体型频率降低(僾尼族vs基诺族:χ2值分别为13.907和14.839,P值分别为0.001和<0.001;僾尼族vs傣族χ2值分别为6.766和6.134,P值分别为0.034和0.013)。(3)VDR多态性在HBV感染组(IF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组Fok I CC基因型(χ2<26.229,P<0.001,OR=2.305,95%CI为1.451~3.663)、Taq I/Fok I TC单体型(χ2=12.457,P<0.001)显著高于HC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C组(χ2=25.599,P<0.001);(4)VDR多态性在HBsAg(+)组与HBsAg(-)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组CC基因型(χ2=13.321,P=0.001,OR=3.104,95%CI为1.676~5.750)、Taq I/Fok I TC单体型(χ2=12.525,P=0.001)显著高于HBsAg(-)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BsAg(-)组(χ2=14.027,P<0.001)。结论:VDR Taq I和Fok I多态性具有民族差异,且其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