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利娟[1]
机构地区:[1]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455000
出 处:《中国语文》2012年第3期276-281,共6页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基 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代金文数据库的建设"(11YJC740078);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基金项目"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10JJDZONGHE016)
摘 要: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商代文字的主体之一。由于殷墟甲骨主要为占卜所用,卜问现在或将来,所涵盖的时间词十分丰富。其中表示将来时间的名词主要有“翌”和“来”。对于二者的差异,前贤多有考论,如董作宾(1931)、吴其昌(2006)、丁骑(1994)、常玉芝(1998)等,以常玉芝的考证最为精详。由于诸家所见材料多寡的缘故,虽对“翌”、“来”所表达时间概念的判断大体无误,但在某些具体结论的表述上并不确切。
关 键 词:“来” 时间差异 甲骨卜辞 殷墟甲骨文 商代文字 将来时间 时间概念 时间词
分 类 号:H121[语言文字—汉语] K877.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