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刚[1]
机构地区:[1]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出 处:《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年第5期167-167,177,共2页
摘 要:“色彩之于物,使其形胜令其光芒”人类对于色彩的认识和探索由来已久。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色彩使用规范和和约定俗成配色习惯。中华文明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深沉文化气质的色彩观念,这种基于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认识被赋予了更多神圣的寓意。中国传统装饰色彩对中国工艺美术设计的影响绵延千年,特别是在先秦时代以红、黑为基本的色彩特征并使之以色觉固定,它以鲜明的形式特征表现了我国古代在原始色彩自发性模拟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性的审美色彩选择,并且体现在秦汉漆器的色彩使用中,成为色彩极致使用的典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