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东宇[1,2]
机构地区:[1]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2]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理论探讨》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2010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研究"(11552067);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信息化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1JD710034)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为寻求改变世界的条件和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运用历史辩证法,从当时资产阶级社会出发,建立了社会发展阶段论。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五大社会形态"论或"三大社会形态"论,因为它并不致力于社会历史过程的全面考察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划分和描述。实质上,它既不是解释社会历史的完美模式,也不是为现存社会辩护的实证理论,而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社会批判理论。
关 键 词:马克思历史研究方法 社会发展阶段论 城乡对立 中世纪 依赖关系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