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感染状态下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2、10和12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傅琳玲[1] 丁琦[1] 方晶[1] 蔡恒骥[1] 杨圣菊[1] 符梅[1] 曹双林[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南通226001

出  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年第6期351-353,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基  金: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基金(s2009046)资助项目

摘  要:梅毒是由梅素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患者在出国、婚检、献血及手术等情况下意外发现,具体感染日期不明,且无临床表现,在排除神经梅毒后,称之为潜伏梅毒;另外部分患者经积极正规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在早期梅毒半年、晚期梅毒1年以上不能下降或阴转,称之为血清固定:而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RPR能够下降直至阴转。上述3类患者均无临床症状,但处于不同的感染状况。

关 键 词:梅毒 血清固定 潜伏梅毒 白介素2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分 类 号:R759.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