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用谐音避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建生 

出  处:《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2012年第6期65-66,共2页

摘  要:语言可以求吉,也可以避凶。求吉避凶是汉民族语言文化心理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山西方言各类避讳词语中,谐音避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与谐音求吉相同,谐音避凶也是在同音词、近音词之间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些与不祥有关的事物和话语,是回避的主要对象。 “旺火”不能“塌” 春节期间熊熊燃烧的“旺火”,给人们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子丁兴旺、财源旺盛的企盼。用煤块垒起的旺火在燃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塌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晋北是绝不能说“塌了”的,而要改说为“谢了”。这是因为在方言里,商店倒闭叫“塌了”,追求兴旺的“旺火”与表示倒闭的“塌”水火不容,说出“塌”来会给一年的生活、生意带来不利。尤其是商家垒旺火时,对这一条格外重视。

关 键 词:山西方言 谐音 民族语言 文化心理 春节期间 同音词 近音词 燃烧 

分 类 号:H172.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