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故事还需“幕后”解——曹禺及其《日出》的文化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东[1] 

机构地区:[1]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12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2012年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文学‘情色’书写研究"(12YJA75108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以《日出》为主要案例,兼及《雷雨》,涉及作家的写作风格、美学趣味、主题意蕴等问题。曹禺的写作立根于自我的生命体验,是用"形象"来"呈现"生活、生命的成长"过程",而不是批评家们省略过程的"结论"。"诗意"是他最稳定的情感寻求,而"悲悯"是其人生、艺术思想的最核心概念。曹禺没有想象人应该如何存在,他呈现了人当下怎样在存在。"艺术家所揭示的真理避开了哲学家的概念结构。"曹禺的伟大是因为他总能把我们带入如幻实真的艺术人生之境。

关 键 词:陈白露 情色 台前幕后 悲悯 诗意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