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洪伟[1,2]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国外文学》2012年第2期3-13,共11页Foreign Literatures
基 金:笔者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耶鲁学派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SC10C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无论从本质主义还是从关系主义的角度来看,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都是审美的,或者说以审美为核心的。但在深层次上,无论是从政治的普世性(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从理论的美学形态、话语色彩以及文化政治权力角度来考量,其文学批评却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而如果从汉娜.阿伦特复数性、差异性、平等性、自由性意义上的现代西方政治概念角度来进行考察,布氏的文学批评却又是非政治性的。因此,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集审美性、政治性、非政治性于一体,形成了奇异的悖论性特征。Seen from essentialism and relationism,Bloom's literary critism is aesthetical.But in a deeper sense,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politics,theoretical appearance,discourse and cultural political power,his literary criticism is ideological.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modern western politics as interpreted by Hannah Arendt,his literary criticism is non-political.Hence 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 is paradoxical.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