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尤雪剑[1] 张骞云[2] 王慧玲[1] 郭书芹[1]
机构地区:[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5期631-63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起病隐袭、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疾病.在IPF发病机制的研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IPF的遗传因素本质尚不清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是一种构成血管内皮细胞与膜结合的糖蛋白,ACE基因含有多态性,已有研究表明其插入/缺失(I/D)状态在IPF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影响着IPF的发生、发展、预后与转归.本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ACE基因多态性在IPF发病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 键 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特发性肺纤维化 ACE基因多态性 pulmonary 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结构紊乱 弥漫性肺泡炎 发病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