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红[1] 张大志[1] 胡怀东[1] 胡鹏[1] 唐开福[1] 陈敏[1] 许红梅[1] 彭明利[1] 李用国[1] 张定凤[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0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12年第9期31-32,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尽管经过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使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由9.8%下降至7.18%,但我国仍属乙肝病毒感染较高的地区,仅现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造成约30万人死亡。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其临床转归比较复杂,有的可长期呈病毒携带状态(免疫耐受),有的则可在10~20年内进展至肝硬化乃至原发性肝癌。据统计约有10%~25%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最终发展成HCC。

关 键 词: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学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 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 HBSAG 原发性肝癌 

分 类 号:S859.797[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