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辉[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110-117,共8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电影的奥秘--吉尔.德勒兹电影美学研究"(批准号:09YJAZH09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人类思想史上,电影与哲学有三次联姻值得注意。前两次分别由柏格森和现象学(莫里斯.梅洛-庞蒂)发起,但由于各自的偏颇都未能准确地理解电影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在批判的基础上,吉尔.德勒兹启动电影与哲学的再次联姻,由此孕育出一种"电影—哲学"思想,给予我们三点启示:首先宇宙本身即一部由"时间蒙太奇"所"装配"的无穷无尽的"宇宙—电影";日常的电影是由"电影蒙太奇"操作的"宇宙—电影"的经验式呈现;哲学则是由"哲学蒙太奇"操作的"宇宙—电影"的思辨式揭示。其次电影创作流变为围绕"影像"营造而展开的经验式哲学研究,哲学研究则流变为围绕"概念"创造而实施的思辨式电影创作。再次电影创作和哲学研究有着共同的前提和实质:潜身"混沌",体悟"时间蒙太奇"所"装配"的"宇宙—电影",永恒不息地揭示宇宙的奥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