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劳动视域中的生态伦理观--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爱华[1,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研究所 [2]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3期67-75,共9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JA720004];江苏省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科技、伦理与艺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阶段性项目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着重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系统地考察了劳动如何创造了人本身以及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何以产生。在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劳动及其工具的生产促使人与自身的自然和外在于人的自然关系发生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使人的需要与活动方式多样化,而且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多元伦理关系。然而,劳动本身向脑力劳动发展,尤其是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发展,使人产生了认识的误区,进而产生了劳动的计划性及其悖论,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恩格斯提出了以历史唯物辩证法的相互联系性为核心的、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生态伦理观,以及超越历史上生产方式局限的生态伦理方略。

关 键 词:劳动 从猿到人 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 生态伦理观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