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臧峰宇[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3期76-83,共8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0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XNB06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沿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路,晚年恩格斯在对意识形态的规定中进行理论批判,在论战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加以强烈否定,同时出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需要,他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将其引入政治实践。晚年恩格斯看到了意识形态存在的长期性,在现实层面构建新意识形态较之拒斥全部意识形态具有更多的现实可能性,或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构建一种与旧意识形态不同的、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使之发挥现实作用,这种理论建树乃是对哲学变革的一种现实表达样态。这种思路深刻影响了列宁以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晚年恩格斯 意识形态 理论批判 实践重构 当代启示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