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科学通报》2000年第6期650-655,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701)
摘 要:断层崖崩积楔也可用于逆断层古地震研究,但逆断层崩积楔更复杂.逆断层崩积楔体亦成三角形,远离断层崩积楔逐渐尖灭;崩积楔楔体垂边有时完全与逆断层接触,有时下段为逆断层,上段为断层崖崩落后的剥离面;崩积楔近断层处及下部砾石、块石增多,砾径增大.从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背斜带中的实例出发,研究了逆断层崩积楔的特征,并讨论了其形成过程及其与逆断层的关系.逆断层断层崖形成后很不稳定,首先垮落的崩积物堆积于断层崖下及崩积楔底部,断层崖上部剥离面和早期崩积物顶面共同形成断层崖崖坡,若后期崩积楔物质完全覆盖早期崩积物和剥离面,则会形成由上部剥离面和下部逆断层共同组成折线状的崩积楔垂边,若断层崖上段剥离而未被后期崩积物覆盖,一直处于继续剥蚀过程之中,则崩积楔的垂边只与逆断层相关.一个逆断层崩积楔代表了一次断层错动或一次古地震事件,但逆断层崩积楔的高度常不能真实反映断层垂直错动的幅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