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型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晶[1] 石清兰[1] 陈月桥[1] 曾芳[1] 杨爱水[1] 毛德文[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南宁530023

出  处:《广东医学》2012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8ZX10005-009)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广西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途径、病毒基因型和患者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准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的反应,确定广西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传播主要危险因素及患者对标准治疗的应答。方法对110例患者的病史、感染途径、生化、病毒量和病毒基因型进行分析。24例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每周180μg,加利巴韦林900 mg/d,连续48周治疗。结果年龄≥31岁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数量较多。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ALT正常的占15%,持续ALT水平升高的占70%,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分别占13%和3%。54%的患者有输血史,10%的患者有注射毒品史。28%患者无法说出感染原因。在≤40岁年龄组静脉注射毒品比例较高。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1b型占多数(58%),其次是3b型(14%)、2a型(12%)、1a型(10%)和6a型(5%)。基因型1b和2a型见于因输血而感染的患者,但1a、3b和6a型主要集中在由于静脉注射吸毒而感染的患者。治疗结束应答(ETVR)率:1b型81.8%,1a、3b和6a型达到100.0%,持续应答(SVR)率:1b型72.7%,1a、3b和6a型达80.0%。干扰素治疗没有达到ETVR的患者多为高病毒载量(HCV-RNA>4.16E07拷贝/mL)、高龄(>54岁)和基因型1b型的患者。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起献血员抗-HCV的筛选降低了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但注射使用毒品在较年轻的年龄组成为感染的危险因素增高。人群筛查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有输血史和吸毒史,可以发现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早期应用标准疗法治疗,将有利于患者获得ETVR。

关 键 词: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型 标准方案治疗 

分 类 号:R512.6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