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中的劳动供给变化趋势:理论、实证及含义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铭[1] 葛苏勤[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200433

出  处:《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24-33,共10页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摘  要:这是一项有关转轨时期中国劳动供给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本文中,作 者先以建模的方式比较了就业体制改革前后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变化,然后以计量 方法分析了体制转轨、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发展等各种因素对居民劳动参 与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体制的转轨是导致我国改革以后 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三产的发展也是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因素,这可能是 因为我国有不少增长迅速的三产部门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为特点的,不能吸纳从传 统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基本本文的结论,我们可以预测今后我国的劳动参与率 还将进一步下降。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就业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但同时也是一场“卡尔多”式的改革,偏好劳动者在改革中得到了激励,而选择退 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则是“利益受损者”。

关 键 词:劳动供给 劳动参与率 经济转轨 变化趋势 就业 

分 类 号:F249.21[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