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嗣英[1] 张丽丽[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出  处:《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摘  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由于其病因仍然不明确,治疗相当困难。90年代以来学者们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多种细胞功能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调密切相关。药物治疗策略上也取得共识,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确诊就应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阻碍关节炎的破坏,维持关节功能。目前已研制出多种能抑制环加氧酶-2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和氯诺昔康等,它们可以明显减少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另外多种新免疫抑制剂如环胞素、来氟米特在临床抗风湿治疗中也取得较好疗效。西罗莫司和采用基因工程和单抗技术制备的制剂在实验研究中也表现很好的防治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可以预期新世纪的抗风湿病治疗将会有更大的进展。

关 键 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非甾体类抗炎药 药物疗法 

分 类 号:R593.220.5[医药卫生—内科学] R971.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