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施榕[1] 丘新尧[1] 毛达娟[1] 仇玉兰[1] 胡海红 R.V.Short 高源 

机构地区:[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上海200025 [2]Department of Perinatal Medicine,Royal Women’s Hospital,Melbourne University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第1期10-11,1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摘  要:目的:探讨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方法和教育内容。方法:于1998年9月~12月对上海市两所高校414名一年级新生进行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和全部教育内容结束后,进行了即时评估和问卷调查。结果:即时评估调查410名大学生(其中医科大学210名,师范大学200名),实际参与医科大学为99.8%,师大为96.7%;对同伴教育的教学质量评分采用五分制,模式1~5的评分分别为4.26、4.27、4.21、4.08、4.12。对同伴教育者态度的亲切程度评分在4.34~4.44之间;对教学方法生动性的评分,模式1~5分分别为4.23、4.31、4.25、4.11、4.26。结论:大学生对同伴教育的教育质量,特别是教学态度亲切性、生动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易理解程度的评分在3.81~3.99之间,问卷调查显示,在调查的8项生殖生理知识方面,教育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

关 键 词:艾滋病 同伴教育 大学生 预防 

分 类 号:R512.910.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