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历程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筱丹[1] 薛翠[1] 温铁军[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100872

出  处:《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2期146-158,共13页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农村对抗性冲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07&ZD048);教育部应急课题"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2009JYJR023);苏州大学出版社<解读苏南>项目;中国人民大学985三期项目等的资助

摘  要:本文对中国改革以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内在逻辑的演变按照宏观经济背景进行梳理,认为:进入21世纪之前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类似,其成败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能否转嫁;进入新世纪之初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则属符合规律的演变:三大差别—内需不足—国内产业过剩向国际市场释放,伴生国际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要素低谷的扩张。当前中国进入应对输入型通胀挑战的新阶段,亟需主动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

关 键 词:对外开放 演变历程 资本短缺 资本过剩 全球产业重新布局 

分 类 号:F12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